定位理论建立在人类的心智认知规律之上,互联网没有改变人类心智认知规律,所以定位理论在互联网时代依然有效。
但是,互联网的确“干扰”了定位理论在营销领域的运用。
定位理论把市场营销分为三个时代,一是产品时代;二是渠道时代;三是品牌认知时代。
每个时代是递进关系。也就是说:产品相同,拼渠道;渠道相同,拼心智认知。
你能高性价比的生产出续航1000公里的新能源车,不用品牌定位,口碑自然帮你形成品牌。
互联网的“黑暗森林”和流量垄断,你的定位再好,没有流量,也没用。
互联网对定位理论最大的冲击在于流量的冲击。
第一波流量冲击:传统门店向电商转移,即淘宝、天宝和京东时期。
第二波流量冲击:现在正火的社交裂变与小视频。
第三波流量冲击:未来5G时代,又会诞生新的流量争夺战,以物联(万物互联)、视频为主。
当各种技术和工具可以为流量争夺战打的不亦乐乎时,没人会关注品牌定位,或会忽视品牌定位的重要性。
有人说CTB(或C2B)模式改变了定位理论。这是表象。小米是CTB,但并不影响运用定位理论进行品牌定位的OPPO和vivo的成功。
注意哟:小米的成功,更多的是高性价比的成功。
CTB可以积累第一波粉丝,也可以改进产品体验。但是,建立新品牌黄金法则---开创新品类,一般不是通过消费者调研出来的,消费者调研只会是---驴子果然有两只耳朵。(品牌定位的心智调研与CTB思想有本质区别)
不可否认,互联网是一个更好的消费者调研或心智调研工具。
互联网除了对流量的影响之外,第二个影响就是“揭露”了“事实”与“认知”严重不符的品牌。
没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,人与人之间没有互联,没有交流,没有信息共享。当一位消费者买到“事实”与“定位”严重不符的产品或服务时,认为自己只是运气不好的1%,自认倒霉。品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,可以蒙蔽消费者而存活一段时间。
现在,不可能了。
第三个影响是:品牌定位---认知,进入消费者的方式有改变。
以前定好位以后,通过中心媒体、高势能媒体(如央视),狂轰乱炸,可以快速打造品牌。
现在不同了。
还记得“今年过节不送。。。”和“羊、羊。。。”的广告吗?
第四个影响是:侧翼战和游击战的难度更高。
移动互联网推平了时空界线,使竞争更加激烈,也更加集中,侧翼战和游击战的空间缩小。
总结一下,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对定位理论影响主要有四:
1、各种手段流量争夺不穷,延缓了市场从渠道时代向品牌认知时代的进程。
2、企业仅关注认知,不改进事实,将无于立足。
3、信息传播渠道分散,中心媒体失去优势。
4、品牌竞争更加激烈,也更加集中,侧翼战和游击战的空间缩小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版权归属原创作者,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标注来源及作则名字。
免责声明: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,仅做分享只用,如有疑问请联系邮箱:110@zbj.com
传统制造业,怎样才能做好互联网营销?
互联网营销如何让企业推广加快落地产生效率?
现在互联网营销网站好做吗?
怎样看待互联网营销对定位理论的冲击?
互联网营销是否会取代传统营销?
互联网营销跟全域电商有什么区别?
人工智能可以怎样做互联网营销?
互联网营销主要是做什么的?
互联网营销最好的项目是什么?
互联网营销有哪些优势跟劣势?
如何成为一个互联网营销高手?
家装行业如何用好互联网营销?
UI和互联网营销哪个挣得多,哪个好?
互联网营销平台,企业营销宣传方法有哪些?
互联网营销模式是什么样的?
互联网营销获客成本越来越高,怎么破?
数字营销等同于互联网营销吗?
如果5G手机上市会对互联网营销产生哪些影响?
所有企业都能做好互联网营销吗?
人际网络和互联网营销一样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