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的发展离不开CMF(色彩、材料、工艺)手机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,其中,每一次手机材料技术的革新,几乎都是对行业的一次重新洗牌,让人措手不及,因此手机产业链的企业们一直是紧跟趋势,如履薄冰。
从2年间(1995-2020),材料在推动着行业的发展,从早期的塑胶金属等多材质共存时代,到金属一体的全盛时期,最后到如今的玻璃塑胶非金属时代,行业在不断的变革,这中间也催生了一批批优秀企业的诞生和崛起,本文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。
我们按照手机外壳材质,把材料发展主要分为三个大时代(文末有总结):塑胶金属等多材质共存时代(2G-4G前期);全金属一体化机身时代(4G中后期);玻璃塑胶非金属时代(4.5G-5G)。
由于篇幅有限,仅列出部分代表机型,请见谅!塑胶金属等多材质共存时代(2G-4G前期)在2G到4G前期,也就是大概在1995到2014年间,手机多以塑胶及金属材质为主,同时很多机型也采用了玻璃、木材、皮革、纤维等材质,设计很大胆,外壳材料多样化。
代表品牌有诺基亚、摩托罗拉、苹果、LG、三星等,特别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,可以说在手机界称霸一方,那个时候的手机种类繁多,直到的出现让整个手机造型设计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,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巨变。
下面我们介绍这一时期的几款经典机型,重点在图示。
图摩托罗拉的开山之作,,外壳采用铝镁合金材质打造,喷的是钢琴漆图摩托罗拉V3,整机由铝合金材质打造,并加入细腻的磨砂处理,整体质感很不错图2003年款,上翻盖为塑胶材质图,08年发布,首款系统智能手机,塑胶机身图诺基亚N8,外壳由铝合金阳极氧化打造而成图索尼Z610,塑胶外壳材质图,PC材质图小米1、2、3,均采用塑胶外壳,小米3首次采用一体化机身、后盖不可拆设计图,是苹果第一代手机,机身由铝金属+塑胶材质打造图,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PC塑胶外壳除了塑胶和铝、镁金属,当时的手机很多还用上了玻璃、不锈钢、纤维材料、皮质及木质材料等,难以想象,这些都在那个年代应用量产了!如下图所示:最经典的当属,它发布在3G时代的尾声,绝对是一件跨时代的作品,整机大胆的采用了玻璃前后盖及不锈钢中框,惊艳了整个行业,据说当时成本非常高昂。
图图诺基亚8800,不锈钢机身,PVD工艺图,后盖为玻璃+同心圆纹理设计图摩托罗拉,凯夫拉外壳材质图,木质后盖图摩托罗拉发布的多种材质手机,包括木材、真皮、凯夫拉、金属、竹纤维等可以看到,这个时代不仅手机造型设计比较多元化,用的材料种类也比较多,工艺主要以双色注塑、、喷涂、拉丝、阳极氧化、PVD等为主。
全金属机身时代(4G中后期)其实早在4G时代伊始(2012-2013),部分手机就已经开始在用全金属一体机身设计了,其中系列就是典型代表。
图年发布,铝合金一体机身,三段式设计。
有趣的是,这一时间,苹果公司尝试了5C回归塑胶材质,但市场接受度很低,因此又延续了金属一体化设计思路。
图2012年发布,金属一体式机身,采用了微弧氧化技术全金属一体机身拥有冰冷的质感,极大提升了手机整体档次,特别是系列全金属机身的发布,带动了金属外壳的发展,逐渐将塑胶及其他材料淘汰(挤到了非主流或百元机等系列)。
进入4G时代的中后期,也就是大概在2014年,全金属一体化机身正式全面崛起,一股革命狂潮席卷了整个手机行业!当时大部分主流机型都采用金属一体机身,比较出名的有,华为手机、HTC系列等。
在整体尺寸及设计上做了大的变动,是当时的年度销量冠军。
整机采用6系铝金属一体设计,用“白带”的形式掩盖金属三段结构那种明显的分割感,后面推出的6代都是采用了7系铝合金,在材料上进行了一次升级。
其中黑色版加入了磁流抛光工艺,让整机质感再一次得到提升。
图图高亮黑版,磁流变抛光+高光阳极工艺实现据说华为当时集中了大部分顶尖的科技,金属一体机身采用52道工艺打造,金属外壳与前盖玻璃采用了钻切技术,质感绝佳。
图华为图华为P8,铝合金一体机身图华为荣耀7图华为图,曲面全金属一体化机身图,3D铝合金全金属机身图,弧形一体式全金属后壳当时手机金属订单量非常大,金属厂商遍地都是,有很多企业甚至靠接第5、第6笔尾单都可以生存的很滋润。
但好景不长,2016年是金属机身最后的一年,到2017年,这股席卷了数年的金属浪潮开始慢慢退去!玻璃塑胶非金属时代(4.5年可以说是手机产业发生巨大变革的一年。
5G概念的兴起,让手机外壳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坚不可摧的金属材料由于信号屏蔽等缺陷,不得不含恨退出历史舞台,至此,玻璃、塑胶为主的非金属材料开始慢慢取代金属成为主流,重现江湖!当今材料的市场格局是:玻璃主要是高端机型;塑胶主要是中低端机型;陶瓷主要是部分顶级旗舰机型;其中,陶瓷由于市占率太低,因此本文仅简单介绍。
玻璃虽然早期就有玻璃外壳手机,但并未引起关注,直到2016年末-2017,3D曲面玻璃火了起来,几乎成为三星、华为、小米等主流机型外壳的标配,进入2018年后,也相继加入了玻璃大军,这是一次巨大的变革。
但当时很多投资机构并未认清形势,还在不断鼓吹金属机身的可持续性,致使很多金属厂商来不及转型而被淘汰,金属产能不断的缩减(目前仅中框在用),最终集中在几个大的金属加工厂手里(比如比亚迪、富士康、长盈、米亚等)。
玻璃配合曲面设计,一跃成为了中高端机型的标配外壳材料,目前,几乎每一款中高端定位的手机后盖都是采用曲面(2.5D或3D)玻璃。
下面是几款代表机型。
图三星S7,3D玻璃后盖图三星S8与,均为前后盖双曲面3D玻璃,外观在当时极为惊艳图小米6,四曲面3D玻璃后盖图9月发布的小米5G手机,9Pro,采用了东丽变色膜图华为P20,镜面真空渐变镀膜图华为玻璃后盖图玻璃+真空渐变镀图图vivo概念机APEX,一体化玻璃机身图玻璃的四大难点工艺包括:3D贴合、3D热弯、3D抛光、3D印刷。
其中,热弯工艺是其成型工艺,重要程度可想而知。
热弯技术源自韩国,最早期做热弯机出名的有、盟立、环球同创等,发展了不到一年时间,仅国内热弯机设备厂商竟达到了100多家,由此可见3D玻璃在当时的火爆程度。
遗憾的是,直到今天,3D玻璃也并未真正实现爆发,这也让很多供应链的人不免灰心丧气,极度失望,不过好在有些厂商看准时机,及时转型,朝着大尺寸车载玻璃盖板、智能门锁盖板及小尺寸电子烟外壳等产品方向发展,相对而言还好一些。
塑胶随着表面处理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,塑胶材质也可以做到很高的外观品质,可以仿玻璃、仿陶瓷、仿金属,这让塑胶材质重新回到主流机型中。
最早是在2017年末,复合板高压成型外壳首先亮相,之后是2018年上半年,IMT一体注塑外壳量产机型出现,到了2018年年末,PC注塑仿玻璃外壳又火了起来。
当今主流的华为(荣耀)、、小米、三星都有采用。
图华为畅享9复合材料盖板,高压成型工艺图,复合材料盖板图华为畅享8,IMT一体注塑成型图荣耀10青春版,复合材料盖板,渐变浸染与渐变喷涂工艺图小米Play,复合材料盖板,渐变浸染工艺图最新发布的,PC注塑仿玻璃盖板目前,复合盖板及PC塑胶外壳已经逐渐渗透到中低端机型中,预测未来或将占据60%以上的手机外壳市场。
陶瓷陶瓷有着温润如玉的质感,高硬度等性能特点,一跃成为配备高端旗舰机的外壳材料。
但因为陶瓷盖板供应链较为单一,以三环为主的加工厂很少,外加成本高昂,因此只出现在特定机型中,市占率非常小,目前主要应用的终端只有小米。
预测未来3年内,市占率能达到3%。
图小米MIX系列(1-3代)除了小米,陶瓷仅出现在少量的机型定制版中。
如三星、oppo等。
图三星S10陶瓷版,今年年初发布图梦境版陶瓷黑小结:纵观整个手机材料发展历程,我们总结为几点:1.整个手机CMF设计呈轮回态势;2.所有产业的发展必然先经历百花齐放的状态,然后不断的淘汰一些设计、工艺、材料;3.材料是手机行业变革的主要元素之一,可以带动产业发展,推动工艺技术的进步;4.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外观美观度;5.产业发展及技术变革速度快,既好也坏,只有紧跟行业脚步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;6.推测未来改性+复合,将是材料的发展方向;7.在手机后盖上,玻璃、塑胶二分天下的局面(陶瓷忽略不计),在短时间内不会被打破。
关于CMF设计军团:CMF行业第一平台,由Samy团长黄明富创办,致力于推动CMF行业发展,专注于CMF探索研究与分享传播。
为主机厂提供CMF创意资源支持;为供应商提供精准业务对接;为高校提供CMF教学支持;为设计师提供交流平台,分享对CMF的践行与感知,详询可加军团:(请备注姓名、需求)为探索CMF深度与广度,提升行业水平,军团邀请到:海尔、美的、格力、西门子、奥克斯、小天鹅、海信、康佳、TCL、松下、奥马、长虹、飞利浦、创维、莱克、科沃斯、苏泊尔、史密斯、美菱、九阳、海派、仁宝、罗技、华硕;、华为、小米、三星、OPPO、联想、中兴、vivo、酷派、魅族、乐视、、传音、努比亚、奇酷360、一加、美图;微软、;宝马、大众、广汽、北汽、上汽、一汽、长安、长城、吉利、海马、江淮、比亚迪、奇瑞、现代、中车、陕汽、东风、潍柴、蔚来、泛亚、小鹏、宝沃、伊狄达、开云、同捷科技;佳普、老板、正大、模德、奥普、樱花、欧普、欧派、顾家、华帝;杜邦、库尔兹、巴斯夫、陶氏、PPG、苏威、阿克苏诺贝尔、3M、艾文德、LG;武汉大学、天津大学、东南大学、湖南大学、吉林大学、江南大学、东华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中央美院、天津科技、天津工业、广州大学、南京艺术学院、浙江理工、浙江工业、中国地质、南京理工、南京航空航天、北京理工、西南交通、广东工业、华南理工、华南工业、华南农业、安徽农业、哈尔滨理工大学;北京服装学院色彩设计研究中心、中国流行色协会、中国色彩中心、爱色丽&潘通、丽华创新制造、江南大学&卡秀堡辉联合创新实验室、荣格、等诸多业界同仁,分别来自家电、3C、汽车、家居、资源方、学术界、第三方平台、设计企业等,共同探索CMF,助力行业发展。
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,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版权归属原创作者,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标注来源及作则名字。
免责声明: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,仅做分享只用,如有疑问请联系邮箱:110@zbj.com
coco奶茶logo设计理念,没想到还有如此丰富的内涵
封面设计画,色彩搭配黑、白、灰应注意几点,否则不伦不类
ppt制作收费标准多少钱(ppt设计费用明细)
特步的logo设计理念
伴手礼包装盒设计收费情况如何?
这设计火了,德国哈姆市为自己设计logo,意外酷似内裤走红!
重庆大学生为“棒棒军”设计LOGO
服装设计师的AI入门10步画完基本款款式图,款式图绘制思路
优酷品牌升级,新LOGO去除圆圈设计,意为“破圈前行”
四、产品设计过程包括那几个阶段?
为什么PPT设计喜欢用英文?这4个方法学起来!
超详细!从2年间,看手机外壳材质及设计变迁!
10款最适合海报设计的英文字体
产品造型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?
设计一个logo大概需要多少钱?
50、100块也能做logo?淘宝低价设计和几千上万的设计差别在哪?
包装设计费用大概多少?哪些因素影响设计价格?
【cy字母创意logo设计】简单的生活
名爵启用全新品牌LOGO,扁平化设计更显年轻
品牌vi标志logo设计趋势报告